DSE中文口試「老而不死是為賊」 張欣欣:小心「中伏」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3/15 19:00

最後更新: 2017/03/15 19:15

分享:

分享:

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昨天(14日)舉行首日文憑試中文口試,有考生於試後在網上公開題目,其中一條題目為「有人認為『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』,有人則認為『老而不死是為賊』,試談談你的看法。」中文補習老師張欣欣指,考評局在設定題目時往往會提供兩個完全相反的選項供考生選擇,當中有不少「陰濕位」。若考生在審題時認為,「老而不死是為賊」是指年老會成為負累,則已「中伏」。

張解釋,「老而不死是為賊」是出自孔子,前句是「幼而不孫弟,長而無述焉。」意思是指,年幼時對兄弟姊妹不好,長大後沒成就和對社會沒貢獻,年老了卻如此長命,實屬離譜,「咁長命有咩用」。

張認為,「老而不死是為賊」的關鍵不在於是否年老,而在於是否對家庭及社會有貢獻。首兩名發言的同學宜先定義及釐清「老而不死是為賊」的意思,以防墮入陷阱。

DSE中文口試由昨日開始至本月23日。有考生在網上張貼今日(15日)的中文口試題目,其中一題為「有人說:『貧富自命也』,有人說:『貧富自時也』。試談談你的看法。」

翻查文獻,《列子》:「死生自命也,貧窮自時也。怨夭折者,不知命者也;怨貧窮者,不知時者也。」這題的答題技巧似乎與上述的題目有異曲同工之妙。